听新闻
放大镜
小品中骗子说河南话该不该较真
2018-01-10 17:00:00  来源:正义网

   在小品中让骗子毫无必要地讲河南话,或许只是出于随性,想当然地追求笑果,但不能说“一不小心的伤害”,就不是伤害。律师发起诉讼的意义,就是要给“一不小心”安个把门的,不再那么随性,强化人们本就已存在的偏见。 

  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《取钱》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,引起网友热议。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“地域歧视”和“侵犯河南人名誉权”为由提起诉讼,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,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。

 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,最常见的网友评价肯定是“这个律师在炒作”。是炒作吗?当然是。只不过,炒作并不是一个贬义词,关键是这个事情做得有没有意义。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顺带给自己带来点名气,增加点业务,于人于己都是好事。那么,为一个小品中骗子说的是河南话而较真,有意义吗?

  我专门去网上看了这个小品,不明白为什么要在一个说普通话的小品中,插入讲河南话的骗子电话。即使不谈歧视,也是完全脱离现实的,现实中的电信诈骗,骗子讲的多是普通话,讲河南话的很少。所以,这样的安排令人匪夷所思,并非艺术创作的需要。

  说到歧视,先要明白歧视是怎么来的。歧视的行为源于头脑中的偏见,头脑中的偏见源于简化世界的需要。刻板印象是我们看世界惯常会走的捷径,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,借此作为我们判断和评价的依据。比如“女司机不靠谱”,这是一个刻板印象,它形成对女司机的偏见,进而表现为路怒歧视话语,哪怕对方明明是个男司机,我们也会说“肯定是个女的”。

  刻板印象是可以强化的,春晚小品影响太大,它的不当处理,会强化人们的偏见。小品中莫名其妙且毫无必要地让骗子以河南话呈现,也许不是纯粹出于恶意,但至少没什么善意,只不过,一不小心就“泄露”了内心的偏见,而偏见的态度一旦公开表达,就会构成事实上的歧视。

  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的歧视其实只是竞争的代名词,比如你就是喜欢进口货,你就是只买苹果手机,满足的是你自己的偏好;但是,也有一些歧视是损人不利己的,甚至是要为之付出代价的。笔者认为,只有当歧视者愿意放弃一定的利益,例如收入、利润、工资或者享受,以便满足他个人的偏好时,才是真正的歧视。以此观察,在小品中让骗子毫无必要地讲河南话,至少是损人不利己的。尽管这种“一不小心”的表达,或许只是出于随性,想当然地追求笑果,但不能说“一不小心的伤害”,就不是伤害。律师发起诉讼的意义,就是要给“一不小心”安个把门的,不再那么随性那么想当然,强化人们本就已有的偏见。

  编辑:赵斯文